⒈ 亦作“五裤”。 《后汉书·廉范传》:“﹝ 范 ﹞ 建初 中,迁 蜀郡 太守……旧制禁民夜作,以防火灾,而更相隐蔽,烧者日属。
引范 乃毁削先令,但严使储水而已。百姓为便,乃歌之曰:‘ 廉叔度,来何暮?不禁火,民安作。平生无襦今五絝。’”
后以“五絝”作为称颂地方官吏施行善政之词。 唐 储光羲 《晚次东亭献郑州宋使君文》诗:“籍籍歌五袴,祁祁颂千箱。”
宋 辛弃疾 《水调歌头·送郑厚卿赵衡州》词:“莫信君门万里,但使民歌五袴,归詔凤凰啣。”
《金瓶梅词话》第六六回:“又久仰贵任荣修德政,举民有五袴之曲,境有三留之誉。”
清 钱谦益 《户部江西清吏司员外郎廉第授奉直大夫制》:“尔之字人可以庶,尔之祥刑可以教……<无衣>五袴之謡岂遂逊於前烈乎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