珈
⒈ 古代妇女的一种头饰,用头发编成假髻,称“副”;再用簪子把副别在头上,上加玉饰,称“珈”;珈数多少有表明身份的作用,如“六珈”为侯伯夫人所用。
珈字UNICODE编码U+73C8,10进制: 29640,UTF-32: 000073C8,UTF-8: E7 8F 88。
珈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珈字收录于 现通表 。
形声:从王、加声
an ornament attached to a woman's hairpin
珈【午集上】【玉部】 康熙筆画:10画,部外筆画:5画
《唐韻》古牙切。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居牙切,音嘉。《說文》婦人首飾。《詩·鄘風》副笄六珈。《傳》珈笄,飾之最盛者,所以別尊。箋:副笄旣笄而加飾也,如今步搖上飾。錢氏曰:今人步搖加飾,以珠飾之。小者六,多者倍蓰至三十六。詩六珈,然則古玉數凡六也。孔氏曰:王后之衡笄,皆以玉爲之,垂於副之兩旁,當耳,其下以紞縣瑱,謂之珈者由副旣笄而加此飾,故謂之珈。《古器圖》珈,加於副之飾也。狀如口,長廣僅寸。
珈【卷一】【玉部】
婦人首飾。从玉加聲。《詩》曰:“副筓六珈。”古牙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