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逋责”。
⒉ 犹欠债。
⒈ 亦作“逋责”。犹欠债。
引《三国志·吴志·诸葛恪传》:“恪 更拜太傅,於是罢视听,息校官,原逋责,除关税,事崇恩泽,众莫不悦。”《宋书·文帝纪》:“凡诸逋债,优量申减。”唐 刘禹锡 《谢受恩放先贷斛斗表》:“殊私忽降,逋责涤除。”明 刘元卿 《贤奕编·观物》:“金陵 閭右子,荡覆先业,不胜逋责,决意自尽。”清 昭槤 《啸亭杂录·烟兰小谱》:“有宗臣某,尝拆其园中楼阁为其偿逋债。”
⒈ 支持词语查询,简体、繁体、港台词均可。
例如 “ 逋债 ”、“ 逋債 ” 等;
⒉ 支持词语拼音查询,有无空格和声调均可。
例如 “ bū zhài ”、“ bu zhai ” 或 “ buzhai ” 等;
⒊ 支持词语简拼(首字母缩写)查询。
例如 “ 逋债 ”,输入 “ bz ” 或 “ BZ ” 均可;
⒋ 支持单个汉字查询该字的组词。
例如 “ 逋 ”、“ 债 ” 等;
⒌ 输入汉字拼音以外的字符会自动忽略。